您的位置:设计联盟 >> 设计资讯 >> 院校理念 >> 查看资讯

中国馆布展总设计师中央美院院长潘公凯访谈录

发布: 2010-7-14 08:53 |  作者: 《世博周刊》 |  来源: 《世博周刊》 |  查看: 12次

《世博周刊》:中央美院曾经承担了北京奥运会的核心标识设计工作。这次承担世博会中国馆的布展设计,与一年多前相比有什么不同?

潘公凯:两个活动的性质是不一样的。奥运会持续时间短,主场馆非常集中,最主要的活动是开幕式,那时场馆里有几万人就几万人,一个晚上就解决问题;而世博会持续时间长,场馆规模非常庞大,平均每天都有40多万人,而且持续半年。所以世博会各方面的压力很大。具体到内部布展,奥运会不大涉及多个国家之间的同时展示和比拼,而世博园区200多个国家馆和国家展区,每个馆都想把自己最好的东西展示出来。中国馆最大最高最显眼,必须要做到最好。我希望经过努力,让中国国家馆成为所有场馆里最漂亮的,让人过目难忘。

《世博周刊》:中国馆内部设计哪部分最有创意?

潘公凯:一个是百米长卷清明上河图。因为确定方案比较早,后期改动也比较少,制作时间比较充分,目前看来展示效果不错。清明上河图上那些小人的动作,动画技术上不是特别难,难点在于要让上千个小人儿的动作和人物关系都有逻辑联系,最多时有70多人在为了这幅动画工作。

另外是“骑乘寻觅”区域的斗拱区和各类桥区,整体效果不错,但因时间比较紧,细节上还有所欠缺。如果能多有一个月的时间,就可以做得很精致很漂亮。我们还会一直调整,直到调到没的调为止,也就是5月1日正式开门,观众都进来了,就不能调了。

《世博周刊》:布展过程中,最花费心思的是哪里?

潘公凯:这分为不同的阶段。中国馆的内部展示主体分为三个部分:49米层、41米层和33米层,每层都有不同的展示重点和主题。我最初进入这个设计团队时,这三个层面几乎是平均用力的。随着布展工作一步步深入,每个部分的着力点就发生了变化。刚才我也提到,49米层的变动相对比较小,因为里面的主体展示内容“清明上河图”比较早就确定下来了。

随后“希望的大地”部分,改动就比较大,最初设想以养育中国数亿人的“水稻”为展示主题,但因为难以有充足的阳光保证水稻生长旺盛,操作起来比较困难,最后就改为绿色荧光的“意象竹林”和行道树效果。“同一屋檐下”的动态展示也做过一些改动。

33米层的改动最多,原来的主题定位是“未来城市”。去年年底哥本哈根会议召开后,“低碳”成为大家关注的热点话题,

于是决定将主题更加细化,改为“低碳城市”。因为操作时间比较短,所以这个部分的有些细节相对比较仓促。

“小伙子们都快累倒了”

《世博周刊》:什么时间觉得压力最大?最难做的地方是什么?

潘公凯:应该是一两个月前,那时场馆内看起来很吓人,全是钢架和水泥,什么东西也没有。想想还有一个多月时间就开馆,主要布展还没开始做,所以很担心时间来不及。这段时间大家日夜加班,小伙子们都快累倒了。布展的大感觉赶出来了,才稍微放心了一点。不过今天发现,还有不少细节需要调整和加工。

比较难做的地方,比如说“清明上河图”,百米长卷是由几十台投影机打出来的,而且要一块块拼好。投影器和投影器之间拼接的技术虽然比较成熟,但国内从未拼过这么大的面积。此外,投影机安装在屏幕前方,需要有一定的高度和角度,既不能让观众看到,也不能把观览者的剪影给投到屏幕上。大家进去看后就知道,为显示画卷的生动效果,没有平展摆放,而是设计了好多折面,每一个折面都有透视角度,拼接起来难度就比较大。

馆内设计的消防要求很高,所有材料都不能易燃。“骑乘寻觅”板块的桥区,为了达到半透明的效果,就需要使用树脂材料,但树脂又是易燃的材料。所以采用了树脂和石头粉拌在一起的一种半透明材料,让它几乎燃烧不起来,看着还是半透明的。另外,在“斗拱”展示区,同样需要对材料加工的尺度把握非常精细:斗拱的造型里面亮灯后,不能露出钢架,透明得要恰到好处。整个斗拱区的镜面墙也是半透明的,里面设有灯箱,要达到60%-70%的反射率,30%-40%的透光率,实现墙面此起彼伏的亮灯效果,寓意古今对话。这类技术都是第一次采用,试验了好多次才成功。

在园林区部分,本来地面要铺大量的云状纤维,但因为纤维易燃,最后选用了一种钢丝网,不会燃烧,但就是外形不太像云。我们现在还在调试,想办法做得更像云朵。

TAG: 中国馆 设计师 布展 中央 美院 院长 潘公凯
打印 | 收藏此页 |  Mail给朋友 | 举报
上一篇 下一篇
 

评分:0

发表评论
【已有0位网友发表了看法,点击查看全部评论